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方案(试行)(2018)
来源:规范性文件信息化发布平台 作者:规范文件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4-11-21 21:39:16
A A A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方案(试行)

(陕中大研办〔201811号发布,自2018517日起施行)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学位〔20144号)、《关于开展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的通知》((学位〔201416号)等文件精神,为做好我校硕士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工作,促进学位点建设与发展,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第一条 指导思想

按照学位点基本条件开展自我诊断式评估,以评促建、重在建设,以评促改、重在提高;从社会需求和我校实际出发,稳步推进学位点动态调整,优化学位点结构;强化建设意识和质量意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切实保障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学位点整体实力和水平。

第二条 评估范围

我校现有的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以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类别)或二级学科所属学院为单位进行分类评估。

第三条 评估原则

为满足不同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分类进行评估,每年自我评估1次,建立自我评估的常态化机制,核心在于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与水平。

第四条 评估组织机构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根据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安排负责组织实施,各学位点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本学院学位点的自我评估工作。

第五条 评估方式

以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为单元进行自我评估,由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所在学院牵头,所辖二级学科和专业学位领域配合,共同完成自我评估工作。注重第三方评价,自评过程中将学生评价、用人单位评价与专家评估相结合。其中学生评价、用人单位评价可通过调查问卷方式进行,专家评估按照评估细则和评估指标进行。

第六条 评估内容

自我评估是对本单位学位授权点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检查,根据各学位点培养研究生的目标定位、学位授予标准、基本条件、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估。具体要素及内容详见《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指标体系》(附件1)。

第七条 评估工作流程

1各学位授权点制定具体评估工作实施细则。在学校整体评估方案基础上,各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及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会同所辖二级学科及专业学位授权领域所在学院研究制定符合本学位授权点的具体评估工作实施细则,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

2学位点组织自评材料。各相关学院组织学位授权点按照《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指标体系》(附件1),进行自我评估,认真完成《硕士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简况表》(附件2)、《硕士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总结报告》(附件3)、《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主要材料清单》(附件4) 。

3聘请校外专家评估。各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相关学院,聘请外单位同行专家,人数不少于5人,报主管研究生工作的校领导审批。评估专家一般应是本学科领域学术水平较高的国内外专家或研究生导师。专业学位授权点评估专家应包括行业专家。相关学院应提前将学位点的整体情况和具体评估工作与专家深入交流,评估专家通过听取汇报、与师生座谈、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提出诊断式评议意见。专家评议意见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从学位授权点建设的各个方面,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4整改阶段。各学位点根据评估专家的建议和意见,提出相关的改进方案,完善自我评估总结报告,经所在学院同意后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提请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评估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2个等级。对不合格学位点限期整改,或列入动态调整管理。

5各学院根据学校评审结果及相关意见,进一步完善《硕士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报告》及相关材料,报研究生院归档保存,以备教育行政部门随机抽评。

第八条 附则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附件1.《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指标体系》

2.《硕士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简况表》    

3.《硕士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总结报告》

4.《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主要材料清单》

 


附件1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7年印发的各学位授权点审核申请基本条件一(师资队伍)

序号

学科

人员规模

人员结构

专任教师数(人)

学科方向或领域(个)

每个主干学科方向人数(人)

年龄要求

正高级职称比例

获博士学位人员比例

获外单位硕士以上人员比例

专任教师所获博士或硕士学位一级学科与所从事的学科方向一致度的人数比例

1

中医学         1005博士

≥100

≥6

≥10

50岁以下专任教师比例≥60%

≥30%

≥30%

≥30%

≥50%

2

中医博士  1057b

≥100

 

 

 

≥20%

≥20%

≥30%

≥50%

3

中西医结合 1006博士

≥40

≥5

≥8

专任教师年龄原则上≤55

高级职称比例≥30%

≥30%

 

具有中西医结合专长者≥5

4

中西医结合 1006硕士)

≥24

≥3

≥8

专任教师年龄原则上≤50

高级职称比例≥20%

≥20%

 

 

5

中药学         1008博士

≥40

≥5

≥6

 

≥30%

同一单位获得博士学位人数≤50%

硕士学位人员比例≥80%

≥70%

6

临床医学   1002硕士)

≥120

≥10

≥15

45岁以下专任教师≥40%

 

≥20%

硕士学位人员比例≥30%

 

7

护理              1054硕士)

≥30

≥2

 

45岁以下专任教师≥50%

高级职称比例≥50%

 

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比例≥50%

 

8

公共卫生   1053硕士)

≥30

 

 

45岁以下专任教师≥50%

 

≥50%

 

 

9

应用心理   0454硕士)

≥15

≥2

≥5

平均年龄<45

高级职称比例≥60%

≥60%

硕士学位人员比例≥80%

 

10

药学            1007硕士)

≥20

≥4

≥5

45岁以下专任教师≥40%

每个主干方向正高级职称教师≥1

≥70%

硕士及以上学位为外单位教师≥30%

 

11

汉语国际教育(0453硕士)

≥10

 

 

45岁以下专任教师≥20%

高级职称比例≥25%

≥50%

 

1年以上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教师≥60%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7年印发的各学位授权点审核申请基本条件二(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

序号

学科

学科带头人

学术骨干

学位、职称

5年科研情况

担任博导、硕导情况

学术   交流

社会兼职

学位、  职称

5年科研课题情况

培养硕士生情况

学术 交流

社会兼职

1

中医学         1005博士

每个主干方向有不少于2名正高作为学科带头人

5年主持国家级课题或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不少于2项;人均年科研经费不低于20万元

担任博导,培养一届博士生。培养5届硕士生

有出国讲学或参加科技交流项目的经历或有主持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经历

担任全国中医药一级学会理事或省部级中医药学术团体常委

博士、副高级以上职称,每个主干方向应有5名及以上学术骨干

总共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学术骨干年科研经费不低于10

至少有4人培养过本学科硕士研究生满一届。

每年至少参加一次以上国际学术会议或国内学术会议

 

2

中医博士  1057b

每个学科方向最低配备正高1

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在研项目师均纵向科研经费不低于20万,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不低于3项,科研成果不低于5

 

 

 

 

骨干教师主持省部级以上基于临床的项目不低于10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不低于2

 

 

 

3

中西医结合(1006博士

每个学科方向最低配备正高1

主要学科方向的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主持省部级课题不少于3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第1完成单位)不少于2项;发表的高水平学术论文数量不少于100篇,SCI收录论文不少于10篇,正式出版的学术专著、规划教材(副主编以上)不少于1

在同学科或相近学科博士点担任博士生导师并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不少于1

5年学科主办的国际学术会议或全国学术会议不少于1

拥有省部级及以上学术称号不少于1人;在省部级及以上相关学术团队或行业协会兼任常务理事及以上职务等不少于3人(次)

 

 

 

 

 

4

中西医结合(1006硕士)

每个学科方向最低配备正高1

主要方向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主持省部级课题不少于3项,获省部级成果不少于2

主要方向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近5年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不少于1

5年学科学术论文参加的境外国际学术会议或全国学术会议不少于3

 

 

 

 

 

 

5

中药学         1008博士

 

科研成果获得过国家科学技术奖或主持的科研成果至少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曾获得2项及以上数量的国家级科研课题,年均科研经费不低于20

担任博导,培养一届博士生,招收培养硕士人数不少于6

 

 

博士、副高级以上职称,每个主干方向应有4名及以上学术骨干

总共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学术骨干年科研经费不低于10

至少有3人培养过本学科硕士研究生满一届。

每年至少参加一次以上国际学术会议或国内学术会议2

 

6

临床医学   1002硕士)

 

主要方向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主持省部级课题不少于1项,学科带头人人均经费550万以上

 

每年主办或承办国内外学术会议或国家级继续教育学分备案的会议不少于1

 

 

学术骨干人均经费530万以上

至少协助或参与培养过本学科硕士研究生满一届

 

 

7

护理              1054硕士)

每一专业方向至少有2名骨干教师

主持省部级课题至少1

 

 

获得过省部级或地市级学术称号

专业骨干教师整体数量不少于4

 

 

 

 

8

公共卫生   1053硕士)

每一专业方向至少有1-2名骨干教师

主持省部级课题至少1

 

 

获得过省部级或地市级学术称号

 

 

 

 

 

9

应用心理   0454硕士)

每一专业方向高级职称骨干教师不少于3

主持省部级课题至少1项,或省部级科研成果奖不少于1

 

 

 

 

 

 

 

 

10

药学            1007硕士)

学科带头人或学术骨干不少于4

主持国家课题至少1项,发表SCI论文不少于5

独立指导过研究生不少于5

5年开展国外学术交流或合作项目不少于1

应有省部级及以上人才计划称号或在本学科领域重要学术组织担任理事及以上学术职务、或为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获得者(国家奖排名前五、省部级奖排名第一)、或为新药证书获得者(第一完成人)

 

承担省部级及以上课题不少于1项,发表高水平论文不少于5篇(其中SCI论文不少于2篇)

独立指导过研究生不少于3

 

应在省级及以上学术组织中担任兼职

11

汉语国际教育(0453硕士)

具有高级骨干教师不少于5

 

具有完整培养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经历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7年印发的各学位授权点审核申请基本条件三(科学研究)

序号

学科

科学研究

科研情况(近五年)

其中

科研奖励

研究生参与科研情况

国家级科研项目

在研项目

1

中医学         1005博士

科研经费不低于1000万元

国家级科研项目不低于10

在研项目不低于5

学科曾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1项,或曾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3

研究生参与的省部级以上的科研项目所占比例较高;在读研究生学术成果突出,发表学术论文较多

2

中医博士  1057b

科研经费不低于300

 

 

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不低于3项,科研成果应用情况(专利授权、试验报告、咨询报告、技术规范、行业标准、案例、作品等)不低于5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不低于3

 

3

中西医结合  1006博士

师均纵向科研经费平均不少于20万元

 

在研项目中省部级及以上课题≥5项;经费总额≥100万元

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3

有一定比例的在读硕士研究生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有硕士能在中文核心期刊或SCI源期刊上发表论文,或编写著作/认证专利不少于1

4

中西医结合 1006硕士)

师均纵向科研经费平均不少于15万元

 

在研项目中市局级及以上课题不少于1项,且经费总额≥60万元

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不少于1项;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不少于2

有一定比例的本学科本科生或相关学科硕士生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

5

中药学         1008博士

人均年科研经费不低于10万元

学科带头人、各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主持国家级课题应不少于5

 

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励,或获得其它代表性成果

有一定比例的研究生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每届毕业硕士研究生以第一作者(或并列第一作者)发表一定数量的、体现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

6

临床医学   1002硕士)

专任教师年人均纵向科研经费不低于10万元

 

 

 

有一定比例的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

7

护理              1054硕士)

科研经费总计不低于200万元,师均科研经费累计不低于10万元发表SCI论文数不少于10

 

 

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或发明专利不少于1

 

8

公共卫生   1053硕士)

科研经费总计 不低于500万元,且专任教师师均科研经费不低于20万元,发表中文核心期刊和SCI文章数不低于20

 

 

获科研成果奖励不少于5项,其中省部级科研成果奖不少于2

 

9

应用心理   0454硕士)

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课题或实践项目不少于10项,科研经费充足;专任教师人均年项目经费不少于3万元(含纵向、横向)

 

 

获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或教学实践奖不少于1

 

10

药学            1007硕士)

本学科获得科研经费不少于500万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不少于300万元、专任教师年均纵向科研经费不少于3万元

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科研课题不少于20项(其中国家级课题不少于2项)

 

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或教学奖励不少于1

有一定数量的在学本科生或研究生获得省部级(含国家级学会主办的)等颁发的奖项

11

汉语国际教育(0453硕士)

专任教师近5年科研总经费人均不少于3万元

 

2项省部级及以上在研项目

 

 


附件2

硕士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

 

 

 

 

学位授予单位

名称:

((((((((((((((

代码:

 

 

 

名称:

学位授权点

((((((((((((((

 

代码:

 

((((((((((((((

 

学位层次:硕士/ □博士

 

 

 

                          

20      日填

 

 

1. 本申请表由硕士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牵头学院负责组织相关学院、学科填写。

2. 本表的各项内容须是本学位点近5年来的情况,统计时间以本报告撰写时间为截止时间,往前推算5年为起始时间。

3. 确保填报内容真实可靠,有据可查,自行整理相关支撑材料。支撑材料须为照片或扫描件,随本表格一并打包上报。表格内容填写不下时,可自行增加附页。填写内容应不涉及国家秘密并可公开。无相关信息时,请在表格中填写

    4.申请表请用A4纸双面打印,页码依次顺序编排。封面及填表说明不编页码。

5.申请表请左侧装订,封面之上不再另加其他封面。

附件1

 学科方向与特色 

学科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领域、特色与优势(限200字)

 

 

 

 

 

 

 

 

 

 

 

 

 

 

 

 

 

 

 

 

 

 

 

 

 

 

 

 

 

 

 

 

 

 

 

 

 

 

 

 

 

 

注:学科方向按照各学科申请基本条件的要求填写

附件2师资队伍

2-1专任教师基本情况

专业技术职务

人数

合计

35

及以下

36

40

41

45

46

50

50

55

56

60

61岁及

以上

博士学位教师

硕士学位教师

海外经历教师

正高级

 

 

 

 

 

 

 

 

 

 

 

副高级

 

 

 

 

 

 

 

 

 

 

 

 

 

 

 

 

 

 

 

 

 

 

 

 

 

 

 

 

 

 

 

 

 

 

 

 

 

 

 

 

 

 

 

 

 

 

 

最高学位非本单位

人数(比例)

导师人数(比例)

          %)

          %)

注:海外经历是指在境外高校/研究机构获得学位,或在境外高校/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时间3个月以上。

 

2-2兼职导师基本情况

专业技术职务

人数

合计

35

及以下

36

40

41

45

46

50

50

55

56

60

61岁及

以上

博士学位教师

硕士学位教师

海外经历教师

正高级

 

 

 

 

 

 

 

 

 

 

 

副高级

 

 

 

 

 

 

 

 

 

 

 

 

 

 

 

 

 

 

 

 

 

 

 

 

 

 

 

 

 

 

 

 

 

 

 

 

 

 

 

 

 

 

 

 

 

 

 

 



2-3  教学、科研团队

序号

团队类别

团队名称

带头人

姓名

资助时间

所属学科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

XXXX

XX

201210

XX

2

教育部创新团队

XXXX

XX

201501-201612

XX

3

XX省创新团队

XXXX

XX

200906

XX

4

XX省教学团队

XXXX

XX

200806

XX

5

 

 

 

 

 

 

注: 资助时间不限于近5年内,可依据实际资助情况填写历次资助时间。

 

 

 

 

 

 

 

 

 

 

 

 

 

 

 

 

 

 

 

 

 

 

 

 

 

附件3学术带头人与学术骨干

 

3-1各学科方向学术带头人与学术骨干(校内)

方向一名称

XXXXXX

专任教师数

 

正高职人数

 

序号

 

年龄(岁)

最高学位

专业技术职   

学术头衔或人才称号

国内外

主要学术兼职

培养博士生

培养硕士生

招生

授学位

招生

授学位

1

XX

53

博士

教授

长江学者

特聘教授

XX学会

常务理事

4

3

6

4

2

 

 

 

 

 

 

 

 

 

 

3

 

 

 

 

 

 

 

 

 

 

4

 

 

 

 

 

 

 

 

 

 

5

 

 

 

 

 

 

 

 

 

 

6

 

 

 

 

 

 

 

 

 

 

7

 

 

 

 

 

 

 

 

 

 

8

 

 

 

 

 

 

 

 

 

 

9

 

 

 

 

 

 

 

 

 

 

10

 

 

 

 

 

 

 

 

 

 

...

 

 

 

 

 

 

 

 

 

 

注:1.请按学科方向名称逐一填写。

2.学术头衔或人才称号填写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一人有多项学术头衔或人才称号或多项国内外主要学术兼职的,最多填写两项。

3.培养博士生/硕士生(包括在外单位兼职培养的研究生)均指近五年的招生人数和授予学位人数。


 

3-2各学科方向学术带头人与学术骨干(校外导师)

方向一名称

XXXXXX

专任教师数

 

正高职人数

 

序号

 

年龄(岁)

最高学位

专业技术职   

就职单位

受聘时间

培养博士生

培养硕士生

招生

授学位

招生

授学位

1

XX

53

博士

教授

xxxxxx

2009

4

3

6

4

2

 

 

 

 

 

 

 

 

 

 

3

 

 

 

 

 

 

 

 

 

 

4

 

 

 

 

 

 

 

 

 

 

5

 

 

 

 

 

 

 

 

 

 

6

 

 

 

 

 

 

 

 

 

 

7

 

 

 

 

 

 

 

 

 

 

8

 

 

 

 

 

 

 

 

 

 

9

 

 

 

 

 

 

 

 

 

 

10

 

 

 

 

 

 

 

 

 

 

...

 

 

 

 

 

 

 

 

 

 

注:1.请按学科方向名称逐一填写。

2.培养博士生/硕士生(包括在外单位兼职培养的研究生)均指近五年的招生人数和授予学位人数。


3-3


各学科方向学术带头人与学术骨干简况

学科方向名称

 

姓名

 

性别

 

年龄(岁)

 

专业技术

  

 

学术头衔

 

最终学位或最后学历

(包括学校、专业、时间)

 

 

所在院系

 

 

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简介

对照申请基本条件编写,包括研究领域、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承担课程教学情况(限300字)

 

 

 

近五年代表性成果

成果名称

(获奖、论文、专著、专利、

咨询报告等名称)

获奖类别及等级,发表刊物、页码及引用次数,出版单位及总印数,专利类型及专利号

时间

署名情况

XXXX相关科学问题的研究

XXXXP97-101,他引20

201610

通讯作者

 

 

 

 

 

 

 

 

 

目前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项目来源与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起讫时间

到账经费

(万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XXXX

201512-201812

62

 

 

 

 

 

 

 

 

 

近五年主讲课程情况

 

课程名称

 

主要授课对象

201409-201501

中医药科研思路与方法

16

硕士研究生

 

 

 

 

 

 

 

 

注:1.本表填写表3中所列人员的相关情况,每人限填一份,人员顺序与表3一致。本表可复制。

2.近五年代表性成果仅限填写本人是第一作者(第一专利权人等)或通讯作者的情况,成果署名单位不限。

附件4人才培养

4-1  招生与学位授予情况

4-1-1  硕士研究生招生与学位授予情况(本学科  相近学科  联合培养)

           年度

类别

20   

20   

20   

20   

20   

计划招生人数

 

 

 

 

 

报名人数

 

 

 

 

 

实际录取人数

 

 

 

 

 

调剂生录取

人数/比例

 

 

 

 

 

授予学位人数

 

 

 

 

 

4-1-2  与本学科点相关的本科生招生与学位授予情况

本科专业名称

20   

20   

20   

20   

20   

招生人数

授予学位人数

招生人数

授予学位人数

招生人数

授予学位人数

招生人数

授予学位人数

招生人数

授予学位人数

 

 

 

 

 

 

 

 

 

 

 

 

 

 

 

 

 

 

 

 

 

 

注:1.招生人数填写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招生、录取的全日制研究生人数,专业学位授权点还应统计全国GCT

考试录取的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授予学位人数填写在本单位授予学位的各类研究生数(含全日

制、非全日制研究生及留学研究生)。

 

4-2  课程与教学

4-2-1  目前开设的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学时/学分

授课  年度

 

年龄

专业技术职   

最高  学位

1

XXXX

公共课

XX

45

教授

硕士

XXXX

32/2

2015

2

XXXX

专业基础课

XX

39

教授

博士

▲XXX

16/1

2016

3

 

专业课

 

 

 

 

 

 

 

4

 

选修课

 

 

 

 

 

 

 

5

 

 

 

 

 

 

 

 

 

6

 

 

 

 

 

 

 

 

 

7

 

 

 

 

 

 

 

 

 

注:1.一门课程若由多名教师授课,可多填;授课教师为外单位人员的,在所在院系栏中填写其单位名称,并在单位名称前标注

4-2-2  研究生课程立项建设情况一览表

序号

课程名称

建设类型

负责人

经费投入

建设成效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建设类型包括:一级学科通开课、精品课程、全英文课程等

4-2-3  近五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开发和使用情况一览表

序号

案例名称

开发者

素材来源

开发经费

案例使用情况

备注

1

 

 

 

 

 

 

2

 

 

 

 

 

 

3

 

 

 

 

 

 

4

 

 

 

 

 

 

5

 

 

 

 

 

 

6

 

 

 

 

 

 

7

 

 

 

 

 

 

 

4-2-4  近五年获得的教学成果奖

序号

获奖类别

获奖等级

获奖成果名称

主要完成人

获奖年度

1

国家级

教学成果奖

一等奖

XXXXXX

XX

2015

2

研究生教育成果奖

二等奖

XXXXXX

XX

2014

3

XX省高等学校

教学成果奖

一等奖

XXXXXX

XX

2014

4

 

 

 

 

 

5

 

 

 

 

 

6

 

 

 

 

 

7

 

 

 

 

 

注:同一成果获得多种奖项的,不重复填写。

4-3  近五年研究生代表性成果

成果名称

(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获奖、论文、专著、专利、赛事名称、展演、创作设计等)

项目编号、承担任务,获奖类别及等级,发表刊物、页码及引用次数,出版单位及总印数,专利类型及专利号,参赛项目及名次,创作设计获奖

时间

学生姓名

学位类别

(录取类型/入学年月/学科专业)

1

XXXX相关科学问题的研究

XXXXP97-101,他引20

201610

XX

硕士(全日制/201509/中医内科学)

2

 

 

 

 

 

3

 

 

 

 

 

4

 

 

 

 

 

5

 

 

 

 

 

6

 

 

 

 

 

7

 

 

 

 

 

8

 

 

 

 

 

9

 

 

 

 

 

附件5科学研究

5-1科研项目数及经费情况

     计数

类别

20  

20  

20  

20  

20  

项目数

(个)

经费数(万元)

项目数

(个)

经费数(万元)

项目数

(个)

经费数(万元)

项目数

(个)

经费数(万元)

项目数

(个)

经费数(万元)

国家级项目

 

 

 

 

 

 

 

 

 

 

其他政府

项目

 

 

 

 

 

 

 

 

 

 

非政府项目

(横向项目)

 

 

 

 

 

 

 

 

 

 

合计

 

 

 

 

 

 

 

 

 

 

目前承担科研项目

近五年纵向科研项目

总数(项)

总经费数(万元)

总数(项)

总经费数(万元)

 

 

 

 

近五年国家级科研项目

近五年省部级科研项目数

总数(项)

总经费数(万元)

总数(项)

总经费数(万元)

 

 

 

 

年师均科研项目数(项)

 

年师均科研经费总数(万元)

 

年师均纵向科研经费数(万元)

 

省部级及以上科研获奖数

 

出版专著数

 

师均出版专著数

 

近五年公开发表

学术论文总篇数

 

师均公开发表

学术论文篇数

 

注:本表仅统计本单位是项目主持单位科研主管部门直接管理的课题主持单位的科研项目。

5-2  近五年获得的代表性科研奖励

序号

奖励类别

获奖

等级

获奖项目名称

获奖人

获奖

年度

1

国家自然科学奖

二等

XXXX

XX

2015

2

陕西省科学技术奖

一等

XXXX

XX

2016

3

 

 

 

 

 

4

 

 

 

 

 

5

 

 

 

 

 

注:同一项目获得多项奖励的,不重复填写。

 

5
-3  近五年发表的代表性学术论文、专著

序号

 

作者

 

发表刊物/出版社

备注(限100字)

1

XXX的作用机制研究

XX

201601

XXXX

 

2

XXX

XX

201508

人民卫生出版社

 

3

 

 

 

 

 

4

 

 

 

 

 

5

 

 

 

 

 

6

 

 

 

 

 

7

 

 

 

 

 

 

 

 

 

 

注:限填署名为本单位且作者是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署名单位的论文、专著。备注栏中,可对相关成果的水平、影响力等进行简要补充说明。

 

5-4  近五年代表性成果转化或应用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类型

主要

完成人

转化或应用情况(限100字)

1

XXX

发明专利

XX

201512日,转让XXX公司,合同

金额XX万元。

2

 

 

 

 

3

 

 

 

 

4

 

 

 

 

5

 

 

 

 

6

 

 

 

 

7

 

 

 

 

8

 

 

 

 

9

 

 

 

 

10

 

 

 

 

注:限填近五年完成并转化/应用的成果,包括:发明专利、咨询报告、智库报告、标准制定及其他原创性研究成果等。

 

5-5  近五年承担的代表性科研项目

序号

名称

(下达编号)

来源

类别

起讫时间

负责人

本单位

到账经费

(万元)

1

XXXX

1157424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面上

项目

201212-

201612

XX

60

2

 

 

 

 

 

 

3

 

 

 

 

 

 

4

 

 

 

 

 

 

5

 

 

 

 

 

 

6

 

 

 

 

 

 

7

 

 

 

 

 

 

8

 

 

 

 

 

 

9

 

 

 

 

 

 

10

 

 

 

 

 

 

注:仅统计本单位是项目主持单位科研主管部门直接管理的课题主持单位的科研项目。

 

 

附件6培养环境与条件

6-1  近五年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情况

项目

计数

主办、承办国际或全国性学术年会(次)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报告(次)

邀请境外专家讲座报告(次)

资助师生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专项经费(万元)

累计

 

 

 

 

年均

 

 

 

 

6-1-1  近五年举办的主要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会议名称

主办或承办

时间

参会人员

总人数

境外人员数

XXXX

201506

500

150

XXXX

201510

3600

5

6-1-2  近五年教师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报告情况

序号

报告名称

会议名称及地点

报告人

报告类型

报告时间

1

XXXXXX

XXXXXX

XX

分会报告

201512

2

 

 

 

 

 

3

 

 

 

 

 

注:报告类型大会报告分会报告

6-1-3  近五年研究生学术讲座、行业前沿讲座一览表

序号

讲座题目

主讲人

举办地点

举办时间

听众人数

姓名

单位

职称

1

XXXXXX

XXXXXX

XX

分会报告

201512

2

 

 

 

 

 

6-1-4  近五年研究生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访学、联合培养情况一览表

序号

研究生姓名

会议/项目名称

时间

地点

 

 

 

 

 

 

 

 

 

 

 

 

 

 

 

6-2  可用于本一级学科点/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研究生培养的教学/科研支撑

6-2-1  图书资料情况

中文藏书

(万册)

外文藏书

(万册)

订阅国内专业期刊(种)

订阅国外专业期刊(种)

中文数据 库数(个)

外文数据 库数(个)

电子期刊读物(种)

 

 

 

 

 

 

 

6-2-2  代表性重点实验室、基地、中心、重点学科、卓越计划等平台

序号

类别

名称

批准部门

批准时间

1

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015

2

 

 

 

 

3

 

 

 

 

4

 

 

 

 

6-2-3  仪器设备情况

仪器设备总值(万元)

 

实验室总面积M2

 

最大实验室面积M2

 

6-2-4  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一览表(附协议)

序号

实习实践基地     单位名称

签约日期

有效期

基地配备指导教师、 质量监控情况

每学年基地活动次数/接纳人数

基地教学

活动类型

基地建设经费投入情况

1

 

 

 

 

 

 

 

2

 

 

 

 

 

 

 

6-2-5  研究生奖助体系情况汇总表

序号

奖、助、贷名称

资助水平

资助对象

覆盖比率

1

 

 

 

 

2

 

 

 

 

6-2-6  其他支撑条件简况

 

 

附件3

 

 

硕士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

 

 

学位授予单位

名称:

代码:

 

授权学科

(类别)

名称:

代码:

 

授权级别

□  博  士

□  硕  士

 

 

201  年  月  日

一、本报告是在学位授权点完成自我评估后,根据自我评估结果和专家评议意见,对学位授权点的全面总结,分为三个部分: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自我评估工作开展情况和持续改进计划。

二、本报告按学术学位授权点和专业学位授权点分别编写。

三、封面中单位代码按照《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学位与研究生管理信息标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编,20043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教育部《高等学校代码》(包括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填写;学术学位授权点的学科名称及代码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2011年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填写,只有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的,授权学科名称及代码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育委员会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填写;专业学位授权点的类别名称及代码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2011年印发的《专业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目录》填写。

四、本报告采取写实性描述,能用数据定量描述的,不得定性描述。定量数据除总量外,尽可能用师均、生均或比例描述。报告中所描述的内容和数据应确属本学位点,必须真实、准确,有据可查。

五、本报告的各项内容须是本学位点近5年来的情况,统计时间以本报告撰写时间为截止时间,往前推算5年为起始时间。

六、除特别注明的兼职导师外,本报告所涉及的师资均指目前人事关系隶属本单位的专职人员(同一人员原则上不得在不同学术学位点或不同专业学位点重复填写)。

七、本报告中所涉及的成果(论文、专著、专利、科研奖励、教学成果奖励等)应是署名本单位,且同一人员的同一成果不得在不同学术学位点或不同专业学位点重复填写。引进人员在调入本学位点之前署名其他单位所获得的成果不填写、不统计。

八、涉及国家机密的内容一律按国家有关保密规定进行脱密处理后编写。

九、本报告文字使用四号宋体,字数不超过8000字,纸张限用A4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本部分由学位授权点根据《学位授权点抽评要素》的主要内容进行编写,但不局限于抽评要素中所列的主要内容。编写时应体现本学位授权点的特色和人才培养水平,相关数据统计、清单列表可以使用图表表示。博士学位授权点涉及博士、硕士内容不同的部分可分别描述。】

二、自我评估工作开展情况

【描述自我评估的组织机构、工作流程、日程安排等情况;提供自我评估所选聘的外单位同行评估专家名单;概括描述同行专家对本学位授权点的意见,包括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改进建议。】

三、持续改进计划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本学位授权点的持续改进计划,包括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目标和保障措施。】

 

 

附件4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主要材料清单

 

1、各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关研究生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汇编

2、学位授权点发展规划

3、学位授权点研究生培养方案

4、近五年课程教学管理的有关资料与表格(课程教学安排表、课程考卷和答卷、成绩登记表、考勤表、研究生对教师课程教学的评价材料等)

5、研究生学位课程教学大纲

6、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相关材料

7、近五年毕业研究生学位论文信息汇总表

8、近五年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一览表

9、用人单位反馈信息、毕业生发展情况跟踪调查

10、其他体现本学位点特色和水平的材料

版权所有(C)2020—2021 陕西中医药大学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2021 www.sntcm.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中医药大学信管处主办